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汉语民族语历史语法工作坊(2020)”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工作坊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燕山大学等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大家围绕汉语历史语法和民族语历史语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燕山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高迎泽老师应邀出席并做了发言。


本次论坛分为大会报告和专题报告两个部分,高迎泽老师在专题报告部分做了题为“甲骨文中的听和闻”的报告。该报告考察了甲骨文中“听”和“闻”的字形、用法;在对字形进行辨析的基础上,通过句法分析得出了甲骨文“听”“闻”有别,但都不表示现代意义上的“听见”,这可能和文字假借有关;金文中的“听”和“闻”才有了“听见”的意思,表明殷人的语言和周人的语言可能有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