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首页

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举办“汉教英雄会”教学专题研讨系列活动

  时间:2021-11-16 点击数: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积极响应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年“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活动的号召,推动国际中文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实现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组成了由姜永超老师、高迎泽老师、李晓鹏老师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0级李菲、2021级刘博文、周露等研究生共同参与的“汉教英雄会”文化课程团队。

自课程团队成立以来,各项筹备工作和课程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该团队多次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形式,商讨如何突出特色和主题内容。2021年11月10日,课堂团队全体成员在国际教育学院108教室,就每个主题的课程设计方案与教学过程进行细致的筹划与安排,并对主讲题目“汉语称谓语”的上课过程进行了演练与课堂观摩,对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资源及工具使用、课堂氛围、教学效果等做了进一步完善。为了使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恰当使用称谓语等文化元素进行交流,避免母语负迁移和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各种障碍,确实提高文化因素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团队最终决定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前的实践调研、课堂教学与学习、教学后的评价与活动三个部分。

(主讲教师李晓鹏老师授课)

(课堂团队研讨)

教学前的实践调研,主要由2021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留学生开展,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协助,调查对象主要有学校老师、宿管阿姨、中国学生、学校安保处警卫、食堂阿姨等。调查内容为日常交际会话中的称谓,在交际双方偶遇或不认识的情况下,教授留学生如何更恰当使用称谓语进行交流。

(苏沐娴和阿丽雅在食堂偶遇老师)

(齐铭、谷贺、阿丽雅、韩立沐和宿舍管理员交流)

(百格、阿丽雅、苏沐娴在向陌生同学问路)

(百格和保卫处警卫)

(谷贺和食堂阿姨)

课堂教学环节,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对教学资源进行加工组合的基础上,采取教师主讲和学生串讲相结合的模式,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充分的融入汉语课堂。此外,团队也很注重教学后的评价反馈。通过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等一系列措施评估教学效果,以便于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改进教学过程、方式与方法等。

(中外师生课堂互动)

(留学生课堂观摩)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际中文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校师生并没有畏难,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同时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策略。努力尝试着化挑战为机遇。百年燕大,家国天下,此次”汉教英雄会“为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锻炼、展示机会。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438号燕山大学人文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