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在人文馆224召开“援疆育桃李 共铸民族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杨健民主持,援疆教师代表宋娜、梁顺攀、喻江平、巴里很・拜提汗通过腾讯会议参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玉华、院长助理踪程及学院其他师生代表参会。
座谈会伊始,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近期举办的“深化文化认同,凝聚民族合力”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奖的优秀作品《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视频充分展现了各民族文化交融汇聚的魅力,彰显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与团结。
随后,援疆教师代表们依次分享了他们在援疆工作期间的宝贵经历与深刻感悟。宋娜老师以“大美新疆”为关键词,讲述了新疆的美不仅仅在于人美、景美,更在于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人文之美;梁顺攀老师分享了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未来积极助力新疆发展;喻江平老师从建筑风格、饮食文化、民族服饰及歌舞等多个维度讲述了新疆特色的独特魅力,呼吁大家以开放的胸怀去接纳和欣赏新疆的多元文化魅力;巴里很・拜提汗老师则以自身经历阐述了如何在跨民族交流中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他们的讲述生动再现了援疆工作中的点滴细节与伟大奉献,赢得了在场师生阵阵掌声。
在互动交流环节,师生们积极提问,就援疆教育的特色、民族文化交流的具体实践等话题与援疆教师进行深入探讨。老师们耐心解答,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信息,使大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杨健民对本次座谈会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援疆教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刻内涵,为边疆教育事业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鼓励同学们以援疆教师为榜样,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学院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内外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