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众文化与民粹文化,《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0期(译文); (2)洛克物质两种性质研究,《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3)洛克物质性质问题新探,《学术交流》2003年第3期; (4)亚里士多德探讨形式与质料关系的方法及启示,《北方论丛》2000年第4期; (5)从“自然的知行合一论”看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理论探讨》2000年第6期; (6)西方认识论的主观化倾向,《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4期; (7)论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认识论意义,《理论探讨》2002年第4期; (8)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本质及主要形态,《学术交流》2002年第5期; (9)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意义和问题,《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10)乡镇治理的利益分析,《学术交流》2006年第9期; (11)从现代官僚制到后官僚制人性预设转换的动因分析,《理论探讨》2007年第5期; (12)康恩豪萨大众社会理论述评(《理论探讨》2009年第6期); (13)试析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念(《唐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4)关于村民自治中贿选问题思考(《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15)浅析行政强拆与司法强拆存在的问题(《燕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6)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宪政思想及其制度建构(《燕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等30余篇。 |